琅琊山首届丛林消暑季激活夏日文旅消费新动能
“峰回路转”处,峰回路转尽是处尽“众宾欢也”
仲夏时节,热浪翻涌。众宾
国家5A级景区琅琊山的欢也密林深处,却凉意袭人。峰回路转7月25日至8月10日,处尽“醉翁逍遥 与民同乐”琅琊山首届丛林消暑季活动在此举行。众宾17天里,欢也滁州市依托琅琊山的峰回路转“凉”资源,以文会友、处尽以景怡人、众宾以美食迎宾,欢也广邀天下客,峰回路转在烟火气十足的处尽活动中,解锁千年古城的众宾全新魅力。
一个夏夜消暑纳凉新去处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琅琊山东门灯火辉煌。
沿着道路、跟着人流西行,循着美食香味,就来到了活动现场。
在阵阵擂鼓、节奏音乐、悠扬歌声中,每晚一场的消暑文化活动拉开序幕。火遍全网的《大展宏图》,在激昂的鼓点中舞破夜色;别具一格的舞蹈《苏幕遮》《书简舞》,将观众带入了如梦如幻的古典世界;燃爆全场的街舞《热烈的青春》,展现着年轻人的活力与激情;滁州籍歌手李祥祥的歌曲联唱,美妙歌声回荡在山林间;诗歌《琅琊山的月》,以抑扬顿挫的诵读,让人们领略到琅琊山的独特韵味……
紧邻舞台的“人乐市集”,宛如滁州的美食天堂。啤酒、烧烤、小龙虾、卤鹅、烧鸡、盐水鸭……夏夜大排档与烧烤店的必备佳肴齐聚于此,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香气。小龙虾是市集的明星美食,鲜嫩虾肉搭配香辣、蒜蓉、十三香等多种口味的汤汁,令人欲罢不能;滋滋冒油的烧烤,香气四溢,咬上一口,满是幸福感;特色卤味口感醇厚,每一口都饱含着滁州的独特风味。
“人乐市集”中央是露天大排档。“傍晚约了几个同学一起爬琅琊山,结束之后正好在这边吃个晚饭。看演出、纳凉、品尝小吃,感觉很惬意。”滁州市民张燕坐在大排档区说。
每晚,露天排档区人声鼎沸,人们碰杯谈笑、大快朵颐,诉说着快乐、分享着美好,感受着滁州的烟火气。
水枪大战区域则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。电音响起,小朋友手持水枪、水瓢、水盆打起水仗,清凉水花喷向天空,欢声笑语在山林间回荡,大家尽情享受着夏季的清凉与欢乐。
每晚演出结束后,露天放映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《红星闪耀中国》等公益电影,让大人们重温儿时乐趣,也为孩子们解锁新的游玩场景。
丛林消暑季活动期间,美食夜市头部商家日均营业额超4万元,滁州市同步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,涵盖景区门票、住宿用餐、文博特展等多品类200余项产品。上线17天,核销80万元,直接带动文旅消费650万元。此外,景区周边酒店、民宿迎来“入住潮”,入住率同比上涨22%,交通、零售等行业也从中受益。
一次探索文旅融合新实践
带着孩子重游琅琊山的上海游客王慧,对琅琊山的变化惊叹不已。
“十几年前自己上大学时来过琅琊山,印象中只有北大门、醉翁亭、峰回路转这些没变,其他地方变化太大了。”她说,白天逛琅琊山,晚上到丛林消暑季现场转转,最大的感受是,游琅琊山不再只是游山,还多了很多惊喜:尝美食、喝咖啡、买文创、看演出……
琅琊山首届丛林消暑季,并非一场普通的夏日活动,而是文旅融合赛道上的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。
为了让游客从“游”变“留”,琅琊山紧抓夏日夜游需求,延长夏季运营时间,深度打造琅琊山漂流,同步推出“琅琊飞索·日出专享”项目,打造“云端观日出”旅游新体验,让游客能够“白天漂流、晚上夜游、在滁停留”。据统计,仅7月份,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,琅琊山景区实现收入730万元。
除了首届丛林消暑季,琅琊山在暑期还推出了诸多特色项目和活动:联合苏州举办摩崖石刻拓片联合主题展览;组织英国杰出青年博士、全国手球赛队员、社会实践大学生等1000余名青少年进山研学;创新推出醉翁亭拼图、四季冰箱贴等80余种文创产品,将千年名山打造成为文化交流“第二课堂”等。文化交流与研学体验活动双管齐下,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,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学习平台,让文旅融合真正融入教育领域。7月,琅琊山接待研学团队数同比上升37.5%、文创收入同比增加21.7%。
每一场活动,都是滁州文旅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。丛林消暑季上,每一道美食都是了解滁州的窗口,每一个文创都蕴含着滁州故事,每一场演出都是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的生动展现。掌声、欢呼声此起彼伏,每一个来此消暑纳凉的游客,都真切感受到欧阳修在《醉翁亭记》里“起坐而喧哗者,众宾欢也”的意境。
一个提升城市形象新契机
琅琊山首届丛林消暑季的成功举办,不仅是一场文旅活动、一次夏日经济盛宴,更像是一把钥匙:依托琅琊山生态“凉”资源,持续为城市“热”IP加温,打造“文旅+产业+城市IP”融合发展的全新篇章。
一个琅琊山,半部滁州史。坐拥琅琊山山水人文资源的滁州,从未停止对城市形象、文化IP上的打造、提升与创新。
近年来,滁州市聚焦文旅融合、产业发展及城市形象提升的综合目标,打破传统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界限,通过举办“青春相约 ‘手’选滁州”“一起看星星 一道看风景”“阳明文化活动周”等主题活动,创造了更多新场景、新体验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创新。今年以来,全市接待游客2688.9万人次、实现旅游收入265.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2.1%、15.2%。
“文旅融合、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形象提升,并非单选题。”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连侠表示,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,在于打破传统的产业界限,创造更多新场景、新体验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创新,在深耕历史文化的基础上,打造旅游品牌,融合产业发展,提升城市形象,而滁州一直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