滁州网讯(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鲍安平)近年来,滁州我市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,深化积极探索创新,林改林业量有效激发林业发展活力,推动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,高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,滁州谱写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深化
我市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,林改林业量市级林长会议、推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、高质市级总林长令多次重点部署林改工作。滁州市级总林长多次深入林区调研,深化强调要积极探索“林场+村集体”等经营模式。林改林业量各级林长办深入开展调研,推动聚焦林改“四问”,高质谋划改革举措。同时,将林改纳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市级创新点建设内容,印发《贯彻落实省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清单》,分解落实54项具体任务。林业与自然资源部门加强林权登记协作,及时共享林权登记信息,2024年办理林权登记1348件。与公管部门协作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,林地流转全部上招标平台。强化政银担企合作,创新“一棵树”专项贷、碳汇贷等绿化金融产品。坚持市级统筹谋划,县级先行探索,制定《产业化带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》,选取1个乡镇和8个村开展试点,探索“企业+农户”“村集体+农户+合作社”等集体林经营模式,支持明光市和南谯区争取省级改革试点2项。
滁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成果丰硕。经营活力显著增强,探索“国有林场+集体林”经营,落实“场村合作”方案4个,带动集体林经营面积近5万亩,林下经济合作面积1.5万亩,育苗6.3万株。探索股份合作模式,定远县黄圩村农户以林地经营权入股,占份额49%,人均年收入约2万元。全市林业合作社、家庭和村集体林场等经营主体达857个,新增流转面积3.55万亩。金融产品不断创新,探索碳汇抵押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,发放“碳票生态贷”100万元。皇甫山国有林场申请首批省级林业碳票,获得银行2100万元授信。全椒县开展碧根果“一棵树”专项贷,贷款余额3425万元。全市新增林权抵押贷款1.59亿元,贷款余额3.78亿元。开展特色经果林保险,商品林承保面积51.27万亩。
全市在该项工作中的创新意识明显提升。南谯区推动“集体林+产业”融合发展,收储林地2266亩,发展麻栎产业。明光市探索“一平台四统一”模式,引导分散林地“存入”平台,破解碎片化林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难题,平台收储集体林地6000亩,流转2200亩,分红收入52万元。凤阳县在白云村率先开展集体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试点,20户农户年均收益6.3万元。我市产业动能持续增强,积极探索“以林促产、以产带农”发展路径,全市发展薄壳山核桃21万亩、麻栎62.9万亩。建设滁州(明光)林业生物经济产业集聚区,安徽炭元、银蝎科技等1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,促进林业资源高效利用。全市培育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2个、国家和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。